第三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榆中县引发热议
日期:2024-01-30 来源:
字号:[大][中][小]
日前召开的第三期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榆中县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引起强烈反响,受访基层领导干部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乡镇街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坚持把为民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凝心聚力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努力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十个一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
走进榆中县高墩营村,映入眼帘的便是精美的文化墙,村规民约、乡风文明非常醒目。
“通过参加全市第三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我深受鼓舞、备受启发。作为一名村干部,我将学习乡镇街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始终把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服务保障工作。”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党总支副书记梁磊表示,该村将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十个一活动”。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和“服务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谋深谋准谋实民生项目,用情用心用力为村民解烦忧,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在榆中县兴隆路社区,当居民们得知城关镇要举办春晚后,都踊跃参与。走进该社区党员活动室,居民们正在排练城关镇春晚的节目,参与其中的不只有年龄稍大的居民,许多已放寒假的大学生也与邻里们一起载歌载舞,排练了一部充满幸福阳光的情景歌舞剧。
“听了各位优秀书记的工作经验交流,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让我深受鼓舞。”榆中县兴隆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彦红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加强网格党建做实“田”字型治理体系,绘制“网格民情图”,推行“四步”“五色工作法”,促进为民服务实现“精细化”。针对辖区老旧楼院漏水、停水以及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组建楼院“微事会”等居民自治模式,通过多种议事形式融合,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链接辖区单位资源力量,创新“同心圆·积分联建”品牌,建好用活“三张清单”,让在职党员主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帮办实事和急难险重等事项,促进社区和联建单位的“双向奔赴”,切实把活动、服务和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在当日的采访中,记者跟随小康营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陈飞的脚步,一起来到当地一处草莓种植大棚中,硕大的草莓露出枝头,鲜红果实与嫩绿枝叶相映衬极为诱人。据工作人员介绍,大棚中种植的草莓放弃以往人工授粉的方式,采用原始蜜蜂授粉,让授粉更加均匀,果实质量有所保障。
“通过参加全市第三期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我深受鼓舞、备受启发。作为一名分管民政民生领域的乡镇领导干部,我将在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全力保障困难群体权益、全力实施老年助餐服务等方面发力,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件大事,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困难。”陈飞表示,将聚焦农村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利用村级互助幸福院提供就餐、理发、理疗等服务,组织开展助老爱老互动活动,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城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金洲表示,城关镇紧扣自然、人文、地域优势,打造兴隆山自然景观游、分豁岔美丽乡村游、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观光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延长旅游消费链,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不断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