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榆中青城古镇 追寻“水烟”记忆


发布时间:2023-07-28 16:49:56 来源:

640.pn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动非遗与青年人的“双向奔赴”,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7月17 日至7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水烟袋里的文化记忆”社会实践队走进兰州市水烟博物馆与青城古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用心感受渐渐逝去的“水烟文化”,用情寻找甘醇浓烈的“水烟记忆”,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有回响”“留得住”“传下去”。

走进兰州水烟博物馆,探索古老的水烟制作工艺

兰州水烟博物馆记载着丰富的水烟文化和传统制作技艺。实践队员在参观过程中了解了兰州水烟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等。“兰州水烟,是几代人像酒一样浓烈的记忆。”谈到水烟承载的文化情结,博物馆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水烟的制作工艺极其精细复杂:先将宽大肥厚的翠绿烟叶,去掉茎根阴干,加入槐花、紫花、碱、白矾、石膏等混合蒸煮,加以清油、食盐、姜黄,然后加入当归、香草、薄荷、川芎、苍术、冰片、麝香等香料,搅拌均匀,用压榨机压制成一公尺见方的烟墩;再经人工推成细丝,刨丝后在模具内压成小方块,然后进行包装出售。明清时期,兰州水烟发展鼎盛,独特的除湿气的功效、清香的口感和平民化的价格使其深受大众喜爱。在水烟发展的黄金时期,兰州有140余家水烟手工作坊,水烟成为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访谈获悉,兰州水烟在由于制作繁琐、产量少、受众窄以及卷烟市场的冲击等问题,传统水烟无法满足日趋时尚化的大众消费需求,兰州各大水烟手工作坊相继倒闭,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水烟技艺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

走进青城古镇,探寻“最后的水烟坊”

实践队员走进位于榆中县北部的青城镇,这里土壤肥沃、灌溉设施优越,海拔与气温适宜,为黄花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水烟的发源地,鼎盛时期的青城有200多家水烟加工厂,曾是水烟货物集散地,因此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

罗家大院历史悠久,是民国时期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实践队员参观了罗家大院,认识水烟制作工具,进一步了解水烟制作程序,感受水烟文化意蕴。实践队员了解到,榆中青城水烟生产工艺更加完善,在对原料进行选叶、晾晒、配叶、压捆、推切后,还需进行撕筋、晾晒、配料、焖烟、压把、推丝、压方、出风的复杂制作流程。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实践队员拜访了水烟第六代传承人周建学先生。周建学先生曾任青城水烟厂厂长,其祖上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制作水烟,与水烟结下不解之缘。周先生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周家的水烟品牌“广东红”,讲述了诸多青城水烟的历史故事,分享了《条城水烟史话》一书的编写初心与编写历程,始终致力于兰州水烟非遗文化传承,让“水烟文化”不仅留在记忆深处,更要看得见、摸得着。

在访谈过程中,青城管委会工作人员谈到,2010年,曾年销售30多万斤的青城水烟厂关闭,水烟及水烟制作技艺只能以雕塑和展品的形式陈列在罗家大院,水烟文化传承遭遇“寒冬”“重创”。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视以及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青城水烟迎来了重生再起的历史性机遇,管委会目前正多措并举力促水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讲好水烟故事背后的乡土情结和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推”出新光彩,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水烟袋里的文化记忆”社会实践队结合自身文化产业管理和新闻学专业特色,在甘肃家乡热土上发掘百年非遗兰州水烟,在调查研究中透视水烟传承现状与困境,用心用情讲好水烟故事背后的乡土情结和文化记忆,努力在推动水烟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青年力量。

通讯员:王奎国 赵牟心怡 颜昕怡

图 片:牟昱静 王子琳

实践队:中国海洋大学“水烟袋里的文化记忆”社会实践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