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 “党建+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3-04-12    来源:

字号:[][][]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正是踏春出游好时节。连日来,凭借优美风景、浓厚乡韵、吃住玩于一体的特色优势,坐落在“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山脚下的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

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城郊贫困村。

守着“金饭碗”的贫困村如何蝶变?这得益于李家庄村坚持走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跑出乡村产业发展“加速度”。2017年,李家庄村获批成为全国首批8个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2020年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4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万元,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

“党支部+合作社”打通利益联结链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

“要想‘富口袋’,首先得‘富脑袋’。”李家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建文说,“村里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得让村民们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村‘两委’自筹资金,分批次带着村民外出走访,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一起开会讨论,找到符合我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

随着李家庄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李家庄村党总支牵头,创办以全体村民为成员的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李家庄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6000余亩耕地和600余亩建设用地进行分类整合,折股量化,分配给村集体及村民相应股份,作为创收后的分红依据,建立起村集体、村民、合作社等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相继流转了自家土地,搬迁至安置点。

“村里把土地流转后建设了田园综合体,我们都搬迁到了安置点的新房子。现在我在田园综合体的小吃街上开店,离家近,收入也不错。”李家庄村村民张伦刚说。

“党支部+企业”补齐管理技术链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

为解决村班子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李家庄村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将致富带头人培养发展成党员,选配到村“两委”班子。动员12名在外务工经商的致富带头人回村创业,成立榆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发展机遇好,人人都愿意回到家乡创业发展。”返乡发展的李家庄村委会副主任曹元宝说。

李家庄村按照“村党总支统一规划、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农户负责建设种植、企业化运营销售”的方式,改建新建设施农业大棚155座,建成了集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150户农户种植草莓、圣女果、樱桃等精品果蔬。

“2021年我回到村里,租了4个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村民张国军对未来充满信心。

“合作社+企业”打造田园特色小镇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之初,李家庄村依托村党总支创办的合作社平台,积极吸引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甘肃栖云田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高标准打造集千亩花海、民宿休闲、特色街区等于一体的栖云田园小镇。

“我们积极创新业态,深入挖掘榆中县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建立‘甘肃特别支部体验课堂’‘乡村振兴研习交流中心’,寓教于乐、寓教于心、寓教于行,带领大家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感受农耕文化,推进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旅游设计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说。

目前,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已累计引进社会资金10亿元,完成了占地350余亩的栖云田园小镇建设项目,年均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其中土雕、花间田等业态已成网红打卡地。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李家庄村快速形成了具有多元业态的旅游产业,并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有效联结到小镇产业链中。

李家庄村紧紧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目标,采取组织联建、产业联兴、利益联结、治理联抓“一核四联”措施,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村集体合作社的组织优势、企业的资金人才优势有效融合,形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城郊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