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古生物化石
日期:2022-09-30 来源:
字号:[大][中][小]
榆中县博物馆珍藏着几件古生物化石,有来紫堡桑园子出土的象牙化石、新营出土的犀牛角化石、小康营出土的羚羊角化石、城关镇分豁岔出土的鹿角化石、中连川出土的牛上颌骨化石等,出土地点零星分布在榆中北山、南山和中部川原河谷区。
动物的骨化石主要是由填充作用形成的。生物体死亡后,被迅速埋藏起来,生物体柔软的组织被分解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等通过有机盐的填充作用,形成了化石。这些化石大部分是在更新世晚期形成的,更新世气候有几次波动变化,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以及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区,在更新世时期出现过几次大规模冰川活动,冰川进退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气候带的转移和动植物的迁徙或绝灭。
图片桑园峡出土的象牙化石
象牙化石,1984年5月在我县来紫堡乡桑园子村燕儿湾沙砾中发现的。象牙总长192厘米,细断面直径9厘米,根断面直径18厘米,发现的时候断为数节,这是比较完整的两段,属于古菱齿象类中的德永象象牙化石,距今约8万年,较为珍贵。
犀牛角化石,出土于我县的新营镇马衔山山麓,长18厘米。犀牛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热带、亚热带动物,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左右,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犀牛皮肤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气候逐渐变冷是犀牛灭绝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公元前500年前后黄河以北气候明显变冷开始,该地区的犀牛种群持续南迁。到唐朝时,黄河以北地区已完全不适合犀牛生存。榆中马衔山南麓出土了犀牛角化石,说明几万年前,榆中大地气候温热,适合犀牛这种野生动物生活。
羚羊是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它们曾与冰雪为伴,以严寒为友,在海拔 4000 - 5300 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栖息。至今,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的生命禁区,有藏羚羊安定地生活。羚羊化石在榆中出土,说明在几万年前,榆中大地曾经是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区。
榆中出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远古时期,榆中大地气候曾几度变迁,冷热交替,一度时期温和多雨,一度寒气弥漫。无论寒暑,这片土地上,从来都不缺生命。温热时,林木茂盛,犀牛在草地上调皮地打闹,大象在密林里踱着悠闲的脚步;寒冷时,风雪弥漫,羚羊在茫茫的原野上张望,一切显得恬静、自然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