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榆中县《马啣山秧歌述略》(一)


发布时间:2022-05-16 17:23:03 来源:

兰州市首届“新时代最美乡贤”、榆中文化名人、文化战线老兵丁述学编著的《马啣山秧歌述略》,内容既包括了马啣山秧歌的地理环境、分布区域、历史渊源、表演内容、组织形式、秧歌特点、传承与保护等总体性的概述,也包括马啣山秧歌经费筹集与道具制作、出马与解将、接春官、叩天喜等对秧歌具体准备和表演环节的说明,还包括马啣山秧歌春官赞词、秧歌曲、 姑娘曲子等具体内容,另外还收录了马啣山秧歌传承人、传承地区活动一览表、马啣山传说故事与人文特色,让大家认识和了解马啣山秧歌,同时也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马啣山秧歌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马啣(“啣”同“衔”)山秧歌又叫社火,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啣山秧歌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马啣山一带,涉及80多个自然村落4万多人口。

自汉代以来,马啣山一带是羌族、藏族、蒙古族等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带,也是中华西北文明的中心辐射地。马啣山秧歌传承地区海拔在2000——3000米,属榆中南部高寒二阴山区,气候湿润,林木丛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里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从而保存了马啣山原生态秧歌古朴而独特的表演风格。

马啣山秧歌流传年代尚不可考。秧歌大概产生于宋代,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在当时的甘肃、陕西一带,与带有驱傩因子的汉族元宵社火结合而成为秧歌,在马啣山秧歌中至今还能看到这种融合的印记,据此可以推断马啣山秧歌有近千年的演变史。

马啣山秧歌由仪仗队、春官队、狮子队、衙役队、太平鼓乐队、姑娘彩船队等表演项目组成。马啣山秧歌在发起、经费筹集、道具制作、秧歌训练、秧歌表演、秧歌出马和秧歌解将等方面有一整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表演形式,因而形成了马啣山秧歌独特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马啣山秧歌的传承和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马啣山秧歌地理环境

榆中县位于甘肃中部、省会兰州市东郊。虽深处西北内陆地区,受高山气候的影响,是颇有名气的原始牧区的避暑胜地。榆中境内地势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北部为黄土丘陵,中部为川塬沟壑。南部山地属祁连山东延余脉,被马啣山以北的断裂带分割为平行的两条山岭,南侧为马啣山,北侧为兴隆山。两山之间是水磨沟河、兴隆峡河、龛谷河及苟家河河谷。马啣山秧歌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分布在榆中银山、马坡、上庄、新营等沿马啣山麓的80多个村落,涉及人口4万多人。

马啣山海拔最高峰3670米,山岭主峰位于马坡乡南缘。马啣山高寒湿润、林木丛生,一年中有7个月最低气温在0℃以下。每年9月至次年4月,山头白雪覆盖,5、6月间仍有阵雪降落,蔚蓝的天空下雪峰闪烁银光,山腰杜鹃盛开,山花烂漫,碧波荡漾,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马啣山是书面称谓,在榆中民间,人们多称其为马寒山,相传,其得名与一民间传说故事有关——“山有野马数群,土人围之,马皆化为石”。这里水草肥美,可耕可牧,正是马啣山独特的高山地理环境,才孕育了马啣山秧歌。

马啣山秧歌历史渊源

榆中是甘肃省兰州市的近郊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西征时,因“斥逐匈奴,以河为境,垒石为城,树榆为塞”而得名。境内兴隆山和马啣山是旅游避暑胜地。相传汉武帝西巡来过此地。西晋后十六国之一的西秦国建都榆中夏官营勇士城。几经历史变迁,至唐安史之乱到五代,这里一直为吐蕃所有。宋时,公元960年为西夏领地,公元1038年西夏国王李元昊曾在榆中的新营筑瓦川会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榆中归北宋版图。元代,成吉思汗率部征战西夏李元昊于马啣山脚下的马莲滩。明时,朱元璋为“控要害,以分制海内”,榆中是其第十四子肃庄王之封地,马啣山为肃藩牧场。

1979年城关村铁芯子进县城表演

榆中处于远古北方文化圈的中心辐射地带,加之榆中马啣山一带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这使得马啣山在一定程度上比其它地方更好的保留了民俗文化习俗。独特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马啣山秧歌是民俗文化综合表演艺术,它集民俗、信仰、礼仪、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技艺等为一体,秧歌表演者以手执宫灯,进行舞蹈和演唱,因此,马啣山秧歌又称宫灯秧歌。秧歌大概产生于宋代,原为北宋的军中歌舞。清祁韵士辑《西陲要略》卷四记新疆方言:“呼妇人为鸯哥。”据此,可推测系维语对女性的称谓,主要指少女。以“鸯哥”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宋时,在中西部甘肃陕西一带,与带有驱傩因子的汉族的元宵社火结合而成为秧歌。流行于各地的秧歌,均与远古乡人沿门逐疫活动有血缘关系。这种轨迹,在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不难找到。马啣山秧歌就保留有最原始的例证。

马啣山秧歌唱词以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和手抄唱本传世,多以民间艺人口口相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实施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十大民间文学集成”工程时,榆中县文化馆工作者从民间艺人口中抢救挖掘整理马啣山秧歌词曲,收录成册,流传后世,为马啣山秧歌的传承和保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马啣山秧歌表演内容与形式

马啣山秧歌,一般由180—300人组成。表演内容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又叫玩“花场子”,表演项目为:长号龙旗队、马牌子春官队、狮子队、衙役队、锣鼓队、姑娘妖婆队、彩船队;后场为戏剧表演队;还有后勤保障队。

秧歌出马

长号龙旗队:长号2把先导,承担着集合队伍,传递信息,领奏锣鼓队为狮子表演伴奏等。后跟1面红色社旗,俗称大旗,龙凤旗2面,彩旗若干面。

马牌子春官队:马牌子,反穿皮袄,头戴草帽圈,戴眼镜圈,黑色髯口,肩上斜挎吵铃,手持“乡人大傩”社牌,表演时跑着碎步,摇着吵铃,口唱吉祥歌先导,传达春官指令,也叫先行官。

春官正堂

相传,春官是为人间送春的神,承载着民众美好的期望,率领秧歌队歌太平庆丰收欢度春节。春官一般有2至3人组成,由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扮演,身着长衫反穿皮袄,足蹬朝靴,头戴礼帽,三位春官分别戴白、灰、黑三绺长须,手执羽扇,口唱太平歌。有“肃静”“回避”“热罩子”“春官正堂”牌匾及龙虎旗仪仗队陪伴左右。

狮子队:有舞狮人和领狮人5人组成,狮头为雕塑彩绘,狮身狮毛由麻匹编制而成,一身灰白,称青毛狮子。在秧歌队行进时紧随春官队护驾前行。秧歌队在表演前场时有一个最隆重的仪式叫叩天喜,鼓声三起三落,狮子三叩天喜,春官三唱叩天喜歌,秧歌队所有前场和后场表演项目结束后,狮子表演是压轴戏,狮子还承担着扫堂过关煞,即在春官歇马的公馆、演员化妆的人家等处扫堂;过关煞是乡人在秧歌队行进途中请狮子从其身上踏过消灾免难求吉祥,这时春官有扫关煞赞。

秧歌进庙

衙役队:又叫银帚队,俗称“八大金刚”,是秧歌队的领导核心,一般20至40人,由社火管理人员组成(分管春官队、狮子队、锣鼓队、姑娘彩船队、后场队及香蜡灯火等)。头戴礼帽、墨镜,身着长袍,斜穿马褂(只穿左袖),腰系彩带,腰围悬挂眼镜盒、手电筒、彩绸等饰品,右手持银帚(马坡等地为马鞭),在行进中载歌载舞。

锣鼓队:是秧歌队最有气势的表演队伍,承担着整个队伍的表演伴奏,掌控着秧歌的表演节奏和演出氛围,一般有60人左右,总指挥为抖锣,1至2人,锣10面,钹10付,鼓40筒。锣钹队身穿喜鹊花(白衣服黑马夹),头系白毛巾,腰系红绸带,黑灯笼裤,锣钹用彩绸装饰。

鼓队身穿蓝色长衫,黑灯笼裤,腰系大带,长衫前襟系于腰间,头戴英雄帽,背插龙虎旗,右手拿鼓槌,左手持彩杖,边敲边舞。锣鼓队在行进时鼓点三点水,即快三下慢三下;钹队最有代表性的招式叫缠头钹;锣鼓队的表演套路有三扎手、鹞子翻身、瘸子担水、凤凰单展翅、乱劈柴等。

姑娘妖婆队:又叫秧歌队,40至60人,是马啣山秧歌最有特色的表演队伍。姑娘由20岁左右的男青年扮演,黑色丝帕包头,彩花饰面,脑后扎一根长独辫,身穿红绸棉袄黑夹夹,腰系彩裙,足穿彩鞋,左手掌彩灯,右手执彩扇;妖婆由40岁左右的男性扮演,黑色丝帕包头,脑后绾一个青丝大缵缵,身穿大红袄,彩色扎花席裤,腰系围裙,内穿红兜肚,大绣花鞋,左臂挎柳筐,右手持棒槌。姑娘和妖婆化彩妆,最早化妆底色用银粉(水银中提炼的),块状银粉用刀削成末状研细兑上猪油(炼成的熟油),腮红用辛红再涂上大红胭脂,扑粉照面,画眉是用清油点灯在青瓦上熏的烟煤子,化妆口诀是“白处白如雪,红处红如血,樱桃小口一点点,糯米牙儿尖对尖,柳叶眉儿两道弯。”后来用油彩化妆,底色用肉色,腮红用大红,扑粉照面后,腮红再涂大红胭脂色,姑娘眉心点一颗红豆,表示喜庆秀气;妖婆腮帮和下巴点红色或黑色圆点,表示诙谐调皮。姑娘和妖婆均戴茶色眼镜,以示庄重大方。姑娘和妖婆队随着太平鼓乐的节奏变换各种队形,在行进中边舞边唱,唱舞结合,主要舞步是十字步,演唱的秧歌曲达50多首。

彩船队:彩船是秧歌队中最富有观赏性的表演项目,彩船制作集木工、彩绘、彩带、彩花等装饰为一体,舱前安放船姑娘的扎花席裤、三寸金莲,用彩绸遮住,舱内座船姑娘,由20岁左右的俊男扮演,传说为王母娘娘的三姑娘,又说为送子观音,服饰同姑娘队。艄公8至16人,反穿皮袄,头戴草帽圈,手持艄棒,领船人头戴草帽圈,身着长衫,戴三绺长须,手执桨板。彩船由艄公抬着行进,表演时艄公又成为划船水手的角色。

在每个表演队伍前面配有彩旗、龙虎旗、纱灯,一是渲染气氛,二是夜间照明。

后场表演:后场是针对前场“花场子”而言的,“花场子”表演结束后,后场演出剧目,早先唱《榆中小曲》,剧目有《牧童放牛》《张连卖布》《怕老婆顶灯》《下四川》《游花园》等,秦腔传入后,多唱秦腔折子戏《天官赐福》《香山还愿》《二进宫》(大升官)《调寇》(小升官)、《放饭》、《别窑》等。旦角演员化妆最早底色用银粉(水银中提炼的),块状银粉用刀削成末状研细兑上猪油(炼成的熟油),腮红用猩红再涂上大红胭脂,扑粉照面,画眉是用清油点灯在青瓦上熏的烟煤子;花脸、须生及杂角底色用银粉兑水或冰糖水,红色用辛红,黑色用烟煤子,黄色和绿色用画匠所用的天然石头颜料。现在演员化妆用油彩。

马啣山秧歌表演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演绎着民俗信仰、礼仪和传统文化,有以下几种表演形式:

接老爷

马啣山秧歌经过发起、筹备、购置服装道具、排练等过程后,定好了正月起秧歌的日子,这一天秧歌队整队集合,叫起锣鼓家什首先接老爷即接春官。事先三位春官老爷被安排在同一家等候,秧歌队来到门首,鼓声三起三落,三唱秧歌,众人三请,春官老爷三辞三问,众人三答。接上春官老爷后,接狮子、接船,春官赞狮子、赞船后,告庙点蜡。

点蜡

点蜡也叫上香,因为秧歌的载体是方神庙和百子社,秧歌队人马聚齐后告庙点蜡上香,全体队员行跪拜礼,唱《十炷香》,春官赞庙赞神位后,走马路。

走马路

秧歌出庄到别村表演叫走马路,所谓马路是与别村有关系的路,也叫送秧歌。马啣山秧歌走马路是前庄一天后庄一天,风雪无阻,每到一庄首先是告庙点蜡,之后蜿庄也叫串庄,又叫过街,就是在村内特定的道路上行进表演,意为扫瘟逐疫、祈求平安。后进场表演玩花场子。

花场子

花场子是秧歌队主要的表演形式。秧歌队告庙蜿庄后进入表演场地有隆重的接待仪式,乡人在秧歌队前行左手柱香恭迎,马牌子三报,乡人三请,礼炮三声,秧歌队变换锣鼓点入场,顺时针方向绕场一周后,从场中直行送春官至接待公馆前,叫秧歌排衙。春官在公馆前面对秧歌队站立,“春官正堂”牌匾竖立于春官身后,“肃静”、“回避”、“热罩子”、彩旗等分左右排列。秧歌队分两列剪子畔绕场一周,或四路纵队或八路纵队从场中直上到公馆前,举行最隆重的仪式三叩天喜。鼓声三起三落,秧歌头三呼、狮子三叩、春官三赞、乡人三谢,给狮子披红。后给春官披红,请春官进公馆稳坐,敬茶敬烟,秧歌队开始花场子表演。“花场子”是秧歌表演套路,借鉴或模拟古代战阵、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动作轻巧沉稳,柔美大方,忽而双龙出水,忽而二龙戏珠,忽而凤凰双展翅,忽而太子游四门,鼓乐震天,歌声动地。秧歌队玩花场子时,春官被请到接待公馆歇马招待,花场子结束后秧歌队休息乔饭,开始后场演出。

后场

后场为戏剧演出,有四面社旗立于四角,扎定场子,观众四周围看。按庄社送戏,一社演一折戏,两社演两折戏。后场演出时秧歌队休息乔饭,彩船在现场停放,姑娘妖婆围船唱秧歌。后场演出结束后狮子表演。

狮子表演

狮子表演又叫扫堂狮子。在雄壮的鼓号伴奏声中,领狮人手执绣球领狮子上场,绕场一周展示雄风后,狮子静卧守护绣球,乡人鸣炮给狮子披红。领狮人进行武术表演后带领狮子抢绣球,踏四门,最为精彩的是狮子上桌子,一般在场子中央摆一张桌子,多则3至5张,领狮人先上桌子表演,继而狮子上桌子表演,从桌子四个方位抢绣球,下桌子绕场一周,狮子表演结束后跑旱船。

跑旱船

跑旱船是马啣山秧歌的重点表演项目之一,在秧歌行进中旱船由艄公在两边抬着,船姑娘在舱内扶着船舷行走,秧歌队入场表演时旱船停放在表演场地前后两条长凳上,船姑娘稳坐舱内。旱船又叫彩船,既具表演性,又有观赏性。表演时船姑娘两手提着船舷,在船舱底座四角绾两根布带交叉什字背在船姑娘的脖颈上,连背带提行进表演,表演套路有划船、跑船、卧船。旱船出场时钹敲着碎点伴奏,领船艄公手执桨板划船先导,船姑娘背船摇船,众艄公两旁划船慢行,妖婆和姑娘跟船行进,表示船入水后缓慢行驶;继而跑船,船姑娘跑着碎步,艄公呼喝、妖婆姑娘跑步前行,又叫游四门,即在表演场地四角旱船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表示船转弯疾行;跑完四门后,旱船跑至场地中央,艄公桨板拨船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后卧船,表示船卧于江心,此时,艄公拉船、抬船,妖婆姑娘随着船摆动的速度唱《倒扳浆》、《卧船曲》。乡人鸣炮给彩船披红,旱船抬起后表演结束。鼓号齐鸣,秧歌整队,接春官绕场一周,衙役队高唱道谢歌告别,乡人在秧歌队左手柱香礼炮送行,秧歌队回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