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榆中革命英烈——周彦杰


发布时间:2022-05-13 16:14:28 来源:榆中发布

周彦杰,1916年生于榆中县金崖镇邴家湾村。9岁时在邴家湾读私塾。12岁时转到金崖国民小学,只上到三年级便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务农。

1936年底,中共甘肃工委组织委员郑重远利用探亲回家,给周彦杰介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鼓励他参加革命。郑重远的谈话虽然短暂,但从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7年的一天,郑重远把周彦杰叫到金崖的一座破庙里,让他填表、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样,这个农民儿子的命运同党、同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周彦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榆中县农村的第一个党组织——邴家湾党小组。在郑重远的帮助下,周彦杰又积极慎重地发展了本乡的陆英才、王秉义、周培江等3名党员,成立了榆中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金崖党支部,周延龄任支部书记,周彦杰任副书记。金崖党支部成立后,郑重远要求他们要继续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想办法弄国民党的枪,准备发动武装暴动,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上山打游击。1938年5月,周彦杰受上级党组织的派遣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周彦杰去延安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经过简单准备,周彦杰立即到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报到,为了安全,化名张旺,由办事处代表谢觉哉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陕北三原县安吴堡的战时青训班学习1月后,转往延安。到了延安,周彦杰先编到抗大四大队,后又编入一大队。编队时毛主席讲了话,讲完后,前排的抗大学员抢着要毛主席签字留念,周彦杰个子小,从后面很快钻到前面,叫毛主席签字。毛主席在他的本子上写了:“抗战到底”,并签了名。在抗大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半年后,一大队开到瓦窑堡,准备攻打搞磨擦的国民党瓦窑堡县保安队,县长闻讯逃跑,仗结果也没有打,就毕业了。抗大总校把他和其他到前线去的学员都编入“东进干部队”,给每人都发了武器装备。过了京汉铁路,到了河北行唐县陈庄,周彦杰被编入一二零师,师部又把他分到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二营五连一排,任副排长。在冀中平原,周彦杰所在的部队,利用青纱帐的优势,分散进行游击战,每次都取得了胜利,我方无一伤亡。不久,周彦杰又随部队到山东和日寇作战。当时山东主席韩复渠部的石友三搞反共磨擦,周彦杰所在部队开赴山东,在馆陶县马儿寨狠狠打击了石友三部。1940年8月20日,周彦杰随部队参加了彭德怀副司令员指挥的百团大战,周彦杰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打井泾煤矿。夺回井泾煤矿后,他们将八个手榴弹束成一捆,进行了爆炸破坏,完成了任务后,立即撤出。这次战斗虽然时间不长,但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百团大战后,三五九旅调回延安。1942年延安开展整风运动,1943年康生把甘肃地下党诬陷为“红旗党”,于是周彦杰被逮捕,撤销其营特派员(后改为营副教导员)的职务,戴上手铐,捆绑吊打,要他承认是假共产党、特务,关押了半年之久。但周彦杰这个农民的儿子相信党最终会搞清他的问题。面对康生一伙的迫害,周彦杰铁骨铮铮,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我是谢觉哉介绍到抗大的,无任何问题”,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1943年下半年,毛泽东召集整风后的汇报道歉会,周彦杰被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此后,他又参加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1943年底,在执行一次背粮任务中,周彦杰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炸伤,成为三等甲级残废。

1945年夏,周彦杰与三五九旅纺织厂工作的陕北姑娘王英结婚。

抗日战争时期,周彦杰历任副排长、营特派员、团保卫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周彦杰因伤残离开野战部队,从事后勤工作。先后任茶房兵工厂党支部书记、政治协理员、大光纺织厂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等职;解放后,任西北军械部政治处保卫股长,后调到炮兵司令部保卫科任副科长。1953年转业,历任西安七八五厂计划科长,基建办公室主任,天津七一五厂副厂长,成都九一三厂副厂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兵工事业做出了贡献。1962年按照中央关于安置老弱病残人员的文件精神,周彦杰被安置到原籍甘肃榆中邴家湾村,家属孩子下放,按农村户口对待。

周彦杰回乡后,仍然关心家乡的建设,并没有因为自己残废而放弃工作的念头,担任邴家湾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他身残志坚,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有生之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多次被造反派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斗。周彦杰是1937年入党的老同志、老党员,革命战争年代,他戎马驰骋,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身残志坚,党安排在那里,就在那里安心奋斗。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党忠心耿耿,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宽阔胸怀和高尚情操。1999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85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