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图文
马衔山与北宋 | |||
| |||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举兵攻取瓜(今甘肃瓜州东南)、沙(今甘肃敦煌)、肃(今甘肃酒泉)三州,占据河西的广大地区后,又挥兵南下,意图南宋,但又害怕盘踞在湟水流域的吐蕃唃厮啰余部侵扰后方,于是举兵攻兰州诸羌,南侵到了马衔山。 西夏首先占领了兰州,而后沿着马衔山脚下的阿干河朔水而上,经羊寨、马坡沿马衔山山麓绕上庄东行,到达了今天的新营,在马衔山下瓦川河畔的杨家营驻扎。但因为西夏兵马众多,城堡较小,难以容纳全部人马,便在附近新筑城“瓦川会”,留兵驻守,阻断了狄道通往龛谷的通道——汝遮谷,以切断吐蕃与马衔山后的宋军的联系。为了拓展马衔山一带的势力,两年后,元昊又派人在阿干河旁另筑一城——阿干城,派兵守护,阻断了沃干岭通道,这样,西夏完全控制了两条过往马衔山的主要通道。 为不使西夏军在马衔山一带钳制宋军,宋王朝任命吐蕃首领唃厮啰之子瞎毡为缘边巡检使,出兵攻打元昊。元昊听得消息后先立即派人突袭龛谷,大败瞎毡,并将瞎毡逐出榆中。这样,兰州并定西城、龛谷寨成为了西夏土地,受哈玛尔管制。兰州、西使城、龛谷成为西夏占据隔断北宋与河湟吐蕃的一个凸出地带,西夏在此建立防御北宋与吐蕃的前沿阵地,完全阻断了南宋和吐蕃的联系。 到北宋中晚期,王韶开拓河湟地区,宋军开始大规模收复失地。 宋神宗时,朝廷任用王韶经营洮水流域,当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吐蕃人。王韶上书朝廷,指出:要制服西夏,应当先收复熙河(包括今临洮、临夏等地),才能使西夏腹背受敌。他的主张得到宋神宗赵顼的支持。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收取临洮,接着又收复河州,设熙河路。于是,宋夏间遂以陇中最高峰马衔山为天然屏障,形成以山为界线的南北对峙局面。宋军在山南,西夏在山北。双方暂息烽火8年。 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内部出现内讧,宋神宗趁这个机会决定西征,他兵分五路,任命李宪出兵熙河,种谔出兵鄜延,高遵裕出兵环庆,刘昌祚出兵泾原,王中正出兵河东,五路并进攻取西夏。同时又下诏命吐番首领董毡起兵一起征讨。这样,宋熙河路经制使李宪率熙秦7军和董毡3万士兵共计5万人,以部将李浩为先锋,由熙州(今临洮)出发,越过高耸的马衔山,由黄坪至八门寺进入龛谷峪,出其不意直奔龛谷寨,西夏兵不辨虚实,连忙弃城而逃。宋军入城后,竟发现寨中空无一人,宋军找到了西夏藏在窖中的粮食以及弓箭等,全部装载后离城北下,直取西使新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5神宗元丰四年(1081) 八月丁丑条:“李宪总领七军至西市新城,遇贼约二万余骑,官军掩击败之,擒首领三人,杀获首领二十余人,斩二千余级,夺马五百余匹”。连失两城,西夏军岂肯善罢甘休,几天后,纠集数万人出汝遮谷,向宋军扑来,准备收复失地。结果,宋军避其锋芒,并不出城迎战,只是依城而守。西夏军强攻,宋军强驽猛射,箭矢如雨,西夏军纷纷倒下。西夏军不能靠近城墙半步,反而损兵折将,最后败退。夺取了西使新城。三天后,李宪引军进驻汝遮谷。九月二日,李宪“兵入兰州”。宋朝遂改原来的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兰州属于该路。至此,历经了300多年离散的兰州,正式入籍北宋王朝的版图。同时,李宪上奏宋廷,“以兰州为帅府,以镇洮为列郡,以李浩为熙河兰会路安抚副使兼兰知州。”宋廷准奏。后来,李浩拓展兰州城。同时设东关堡、西关堡、龛谷寨、胜如堡、质孤堡等寨堡,加强了兰州防御设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