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衔山在河西走廊最东端形成一座天然屏障,矗立在黄土高原上,它是南北交通的一座门户,也是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马衔山有许多险关要塞,这些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因此,它在军事防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代政府在马衔山修城筑堡,设立烽火,从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康狼城亦称“大湾古城”,是马衔山众多遗迹中的一处重要城址,位于马坡乡尖山大湾村东北2500米处的山梁顶部。它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秦建立的一座城池,修建于东晋义熙四年(419年)。康狼城居高临下,四面皆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长20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城门开西南角。城址大部分墙体已毁,南墙保存较为完整,基厚10米,顶厚6米,高5-10米,夯土层厚10-15厘米。
大湾古城 西秦国为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部落首领乞伏国仁所建,乞伏氏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在各种势力角逐的过程中,逐渐强大,为保存实力,依附于势力雄厚的后秦,韬光养晦。东晋义熙三年(418年),后秦的都城长安发生政变,各种权势争夺王位。西秦首领乞伏乾归乘后秦内乱之际,招结部众27000人,从苑川往康狼山撤兵,在康狼山揭竿而起,修筑城池,拥兵坚守,建立西秦国。康狼城所居的尖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俯瞰苑川的兵动,亦可凭借地理优势列兵据守。乞伏乾归在通往尖山的路口处又筑一堡尖山堡,用来守卫通往康狼城的道路。
尖山堡 尖山堡位于榆中县马坡乡尖山村西南300米处,南临龛谷河上游峡谷寺儿沟,西依尖山,东、南、北三面悬崖绝壁,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堡址为椭圆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西南面开堡门。现残存东、北墙体各一段,残墙总长70米,残高5-8米,基厚4.5-5米,顶厚2.5-3米不等,夯土层厚15-20厘米,保存基本完好。 康狼城的建立,为疲于奔命的西秦赢得了暂时休整的机会,为其后的崛起保存了势力。1700多年已经过去了,但康狼城和尖山堡依然屹立在马衔山,向人们诉说着烽烟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