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省级非遗项目榆中马啣山秧歌培训班开班


发布时间:2020-07-06 10:30:29 来源:榆中发布

正值盛夏,榆中大地清风送爽,万物生机盎然,马啣山下,百草丰茂,清凉袭人。马坡乡上庄村“文明爱心园”里,榆中县省级非遗项目“马啣山秧歌”培训班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开班,来自马坡乡和新营镇的50余名马啣山秧歌传承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为期三天,邀请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刘卫华、兰州市非遗办主任张北辰、原榆中县文化馆馆长丁述学参加了活动,并为传承人授课。

马啣山秧歌传承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一项集民间音乐、信仰、服饰、武术、舞蹈、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榆中马坡、新营等乡镇的八十多个村落,涉及人口达四万多人。在榆中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元素中,马啣山秧歌以其广泛的传播性和受众性成为榆中民俗文化的一座高峰,这座高峰是无数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情感堆砌而成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怀。

在开班仪式上,榆中县文化馆馆长张永平介绍了榆中县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情况以及“马啣山秧歌”项目概况,他说:“今天,我们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再一次认证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再一次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归属,再一次铭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们留下的脚印。”

刘卫华表示,“榆中是一片历史厚重、文化璀璨的热土,从秦始皇33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民族交融现象,在榆中历史上屡见不鲜,众多文化元素互相碰撞,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变异,从而形成榆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属性,马啣山秧歌就是这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星。我们一定要按照《非遗保护公约》和《非遗保护法》依法依规保护好自己文化遗产,并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在社会和谐、乡风文明中的意义。”

张北辰以《乡村记忆与文化传承》为题进行授课,他用生动的故事,讲述非遗文化和乡愁记忆的关系,赢得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据悉,本次培训班上,丁述学还将结合马啣山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从马啣山秧歌的起源、流传、音乐、服饰、文学特点等方面为广大学员授课,并组织各位学员进行现场演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