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榆中县羊下村——物质精神双脱贫,幸福生活有奔头


发布时间:2020-07-27 17:36:21 来源:榆中发布

6月底的一天上午,榆中县马坡乡羊下村的村民安化滕带着小孙子开开心心地来到了村里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村民,大家都等着帮扶单位兰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兰州能投集团送来的“七一”礼物——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在演出现场,古筝、二胡、独唱、合唱、诗朗诵、舞狮等表演让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还有一个村民忍不住也上台吼了几句秦腔。这种由帮扶单位和村民共同完成的演出,在羊下村已经形成了常态,成为每年若干场的固定演出。而村民与帮扶单位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01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更舒心

地处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马衔山脚下的羊下村,位于兴隆山大景区境内。交通条件便利,101省道穿村而过,往西行40公里可至兰州市中心,往东行8公里可至兴隆山旅游景区。该村基本为坡地梯田,农业生产经营以冷凉型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所种植的娃娃菜、花椰菜、莴笋等冷凉型蔬菜暨高原夏菜,因其气候阴湿、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尤其品质出众、口感上乘。“这个村子的人均收入其实可以,这几年高原夏菜的价格比较稳定,村民们脱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我们的帮扶主要还是在基础设施援建和消除‘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存在的短板和硬伤方面,另外就是精神帮扶,要让乡亲们的物质生活富起来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要充实起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驻羊下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赵斌说。

横贯全村的干净河道就是村民们感受到的最深刻的变化。马衔山融化的雪水让羊下村从不为缺水而烦恼,但过去垃圾满地的河道却让村民对这一天然水源敬而远之。“过去这河道里全是垃圾,流出来的水都是黑水和黄色的,有臭味,哪里敢用啊?连牛羊都不敢让喝。”70岁的村民安谈智一说起河道整治,就打开了话匣子。为了让村民生活的环境更加美好,帮扶单位筹集资金,对全村的河道进行整治。垃圾清除了、河道淤堵也消除了,从马衔山上流下的汩汩雪水让羊下村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也让住在河道两边的群众不再为突发的暴雨和降水而心惊胆战。“现在河道也修好了,住得也舒服了,村里的水泥路一直修到了地头,我们卖菜也方便多了。我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安谈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02按需帮扶,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同时,为了让帮扶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符合群众的需求,工作队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宣传帮扶政策,随时听取村民心声,了解建档立卡户生产、生活情况,并准确掌握家庭基本情况,对人口、土地、住房、安全饮水、劳动力、健康状况、帮扶措施等内容,做到心中一本账、情况一口清。特别是着力解决帮扶户稳定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2017年至今,完成建档立卡户14户危房改造和1户房屋维修。2019年9月建档立卡98户353人,已脱贫95户343人,剩余贫困人口3户10人,贫困发生率0.64%。

52岁的刘竹梅这几天忙里忙外,但是却非常开心。因为她8月份就能带着两个孩子住上新房子了,这是自家里的顶梁柱丈夫去世后她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是木房子,好多年了,老是担心刮风下雨住在里面会有啥危险,但是也没钱盖新房子啊!”得知刘竹梅的情况后,羊下村村委会主任杨贵林和帮扶工作队来到她家,为她办理危房补助申请等事宜。得知自家盖房子还能有2万元的补助,刘竹梅咬一咬牙,推倒了危险的老房子,盖起了40多平方米的新房。想到今年可以在新房子里过年了,刘竹梅心里美滋滋的。

03调整战略,扶智更要扶志

针对羊下村这种人均收入已经越过脱贫线、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情况,三家帮扶单位也是想尽办法,做了很多工作。

为了不让村民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帮扶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医疗队到村里给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两至三次体检。有些人病情比较简单的,就免费赠予药品;有些人通过体检发现自己的身体需要治疗的,及时去县医院或兰州市进行治疗。“最开始来体检时我们觉得人家都是做做样子的,也不敢去,后来来的次数多了,我们也习惯了,我们也习惯去那儿体检和检查身体。感谢这些帮扶单位对我们身体的关心。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也要争取多活几年呀!”67岁的村民安志奎告诉记者。

除了为村民解除后顾之忧,专家和技术培训人员进村常态化也是帮扶单位送给羊下村村民最好的礼物。“教授,这个当归苗子的留种田怎么选择啊?”“土地太湿了会不会生虫子?”

“晾苗子有没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在羊下村村委会二楼的会议室,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蔡子平一边给乡亲们讲课,一边回答村民们的提问。“这个村子虽然种当归才几年,但是我都来了好几次了,主要是给村民们讲课和做技术培训。”蔡子平告诉记者。

除了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输转的技能培训也在羊下村逐渐常态化。78岁的老党员安谈恕一说起帮扶单位在村里搞的技能培训就赞不绝口。“这个技能培训可是帮了我们村大忙呀!我们村年轻人有了一技之长再去打工,那收入肯定比啥都不会卖苦力要强多了!”据了解,安谈恕的小儿子安华成就是享受到这一“福利”的年轻人。安华成通过村里的帮扶技能培训,学会了开装载机的技术,并且在县城有了稳定的工作,年收入近4万元。而在羊下村,像安华成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下一步除了种植和养殖,我们还想在乡村旅游等方面尝试尝试,先鼓励村里有条件的人家开一开农家乐试试,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是难得的避暑胜地,而且离兴隆山大景区也近……”杨贵林和赵斌向记者介绍着羊下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第一书记的心里话

榆中县马坡乡羊下村

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赵斌

扶贫先扶志 垒起精气神

“老杨,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城里到兴隆山的游客也多起来了,你看能不能想办法把游客引上一部分到我们村子里来看看?”一进院子,赵斌就和村委会主任杨贵林商量起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事情来。这,就是赵斌驻村工作的常态。

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前一个对口帮扶的村子不同的是,羊下村基础条件还可以,但乡亲们的精气神却一直上不来,这也和村子的老人偏多有一定关系。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把乡亲们的精气神都调动起来,榆中县马坡乡羊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赵斌想了很多办法。

“最开始我们也想走常规的路,慰问啊,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啊,可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些常规的方法没有办法让老百姓和我们的心联系起来。没法交心,这以后的工作怎么做啊?”赵斌一五一十地讲述着自己驻村所遇到的曲折。

羊下村每周都有一个集,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聚集到这里,买一买东西,看一看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娃娃,听一听秦腔。赵斌想,这可是个了解群众需求的好机会啊!他像一个普通的村民一样,连续逛了好几次集,不断找机会和乡亲们攀谈,终于弄明白了村民们最需要啥。然后,就开始按照村民的需求制定方案,逐一实施。

“我发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帮扶工作,一定要按需帮扶,要先明白群众心里在想啥,最担心啥,最渴望得到哪些帮助,这样我们做工作才有准头。要不然,群众不相信你,不和你拧成一股绳,光帮扶单位自己在使劲儿,群众的战斗精神没有动员起来,我们对贫困的胜利还是没有把握,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和追求还是没有底气。”对于“精气神”的理解,赵斌深有感触。

而如何扶志、如何让“精气神”的状态持久化,赵斌同样有着自己的理解。“基础设施肯定是必要的,再就是教育扶贫、知识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这也是基础保障,要长期化和固定化。只有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均等的公共服务,他才会感受到生活质量提高的可贵性。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帮扶村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后,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一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这,就是群众脱离贫困和奔向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