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图文
榆中重修抗日将领吕继周将军陵墓 | |||
| |||
8月22日,在榆中县兴隆山畔南坡湾村麻家沟社,村民们胸戴白花在吕继周将军的新陵墓前怀念这位抗战英雄。为了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榆中县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出资重新修建了吕继周将军的墓地,并着力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11月,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张德馨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位女性,名叫吕怀琼,她想通过榆中县委统战部,帮她查找一下她父亲72年前安葬的墓地。吕女士说,他父亲名叫吕继周,72年前在临洮县去世,她和家人只听说过父亲安葬在兴隆山脚下,但不知道具体位置,其他情况也一概不知。同时,她只告诉张德馨,她父亲是一位军官。 随后,榆中县地方志办公室就此进行了大量的查证工作。一方面走访村民,另一方面查阅了当年的《甘肃民国日报》。基本确认,吕怀琼女士的父亲吕继周,曾是国民党第三军(前身为滇军)少将副军长(去世后被追认为中将),抗日战争中曾和日寇血战中条山,率部突围后,被调到甘肃省临洮县休整。1944年5月25日,吕继周病故于临洮。葬于榆中县南约五公里,墓地由部属修建,墓碑凸形无字。 幸运的是,多年前就有人打听过吕继周的墓地,榆中县地方志办公室也找到了大体位置和知情人。去年12月的一天,县委党史办主任周学海带着张德馨等再次前往兴隆山寻找吕继周之墓。他们在麻家沟社后的山湾内,冒着漫天纷飞的大雪,找了两个小时,最终在73岁的放羊老人郑元仓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军长坟”。他们看到,墓地土堆已经坍塌,只能看见一片丛生的杂草、荆棘。 为了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慰藉家人,榆中县委、县政府决定为吕继周将军重建陵墓。由榆中县委统战部、县委党史办、城关镇牵头、爱心人士捐资,将吕继周将军的坟墓修建在了原址附近,兴隆山畔南坡湾村麻家沟社的山上,并举行了重修落成仪式。当地的村民都自发的来到“将军坟”前,悼念这位英雄。 随后,县委书记王晓宁接见了吕继周将军的家属。了解了他们的近况,他说,吕继周将军是民族英雄、抗日将领,值得我们尊敬,我们要把吕继周将军的陵墓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国防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场所。每年的清明节、纪念日都会带领大家前去祭奠,追忆历史,怀念英雄。吕继周将军的家属表示非常感谢榆中县委、县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善举,他们要将榆中人民对待家属的热情和对抗日英雄无比崇敬的这种态度和精神带回云南老家,在老家积极宣传和发扬这种精神。 背景资料 吕继周,字续文(1897年—1944年),云南省安宁县鸣矣河乡双凤村人。十九岁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十期步兵科,毕业后升任排长。参加了护国讨袁、北伐战争,长期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任职。先后与日寇战于河北易县、新城、高碑店、娘子关等地,后参加太原会战,其第三军曾一度归第十八集团军指挥。1941年后,吕继周任十二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固守中条山,参加了惨烈的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7日下午,日寇大举进攻中条山,战斗极其惨烈。9日,日军大量投放芥子毒气,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战至13日,军长唐淮源壮烈殉国,师长寸性奇悲愤冲向敌阵,中弹阵亡。杨玉昆、吕继周等继续率部苦战。14日,吕继周与军参谋长谭善洋在洞南沟收集失散官兵4000余人,编成一个纵队,于5月16日向西突围。突围中吕继周所率官兵与日寇展开13次搏杀,吕继周和师部副官车子涵被冲散,吕背部中弹倒在阵亡官兵之中,后被卫士救出。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拼杀,终于突出敌围,渡过汾河,再由师家滩渡过黄河,随后一路辗转到甘肃临洮休整。第三军辖第七、第十二、第三十四师,参战人数29291人,战后统计死、伤、失踪总数为17833人。 1944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吕继周为陆军第三军少将副军长。5月28日,吕继周在甘肃临洮病逝,移榇兰州,人们为这位名将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追悼大会,葬于兴隆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