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图文
兴隆山山名演变 | |||
| |||
兴隆山在唐以前以山势高峻,常有“白云浩渺无际”,故称“栖云山”。宋末至明代,以宋时湖南衡山道士秦致通、河南嵩山隐士李致亨在此修行“羽化”,又称“栖仙山”。 明代末年,满山庙宇毁于兵燹,以致“鸟声争喧,人迹罕到”(刘一明《栖云笔记》、雍诚仁《万善同归》)。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逐渐由道教信徒(信士、道士)重建,两峰又复现庙宇林立、香烟缭绕的兴盛景况。当地群众出于其“败而复兴”之意,分称东峰为兴隆山,西峰为栖云山。到乾隆年间(1736—1795),兴隆山道士刘一明和金县(榆中时称“金县”)邑候、绅士们聚会时提出:“山有以形势名者,如五台山;有以神居名者,如普陀山。而兴隆山之名既失形势,又非神居,似乎商贾字号”,“此山出身雄勇,形势有力,起伏活动,到头起顶有如龙兴之状,兴云降雨,亦有兴隆之意。若二山分名之,西山既名栖云,东山宜名兴龙”(《栖云笔记》)。 当时,西峰“栖云峰”未作变更,东峰名称起了几个。金县邑候唐鸣钟以东西二峰对峙争秀,起名“争秀山”(《甘肃全省新通志》记兴隆山东峰“一名争秀山,俗名东山”,《金县志》记“兴隆山,即争秀山”,其来由即源于此);主持兰山书院的临洮诗人吴镇起名兴云山,并题诗:“出岫云依化石松,兴隆名字苦凡庸,不如直作兴云好,一滴滂沱待老龙”(《金县志》列入榆中八景诗中)。经磋商,大家觉得,“争秀兴云,其名虽佳,然人普称兴隆已久,不能更移,以兴龙名之,龙生云而云从龙,龙隆同音,两山相对,名实相当,可以永传”(《栖云笔记》)。于是确定将东西二山分别命名,东峰为兴龙山,西峰为栖云山。 嘉庆(1796—1820)末年,由于庙宇和楼台亭阁的进一步增多,庙会活动的发展,招来山西、河南、陕西、青海、宁夏、四川、新疆以及甘肃境内各地州市的商户云集兴隆山峡口一带。这些商户一方面比喻此山兴旺,另一方面又盼自己生意兴隆,提议将东西二山总称为兴隆山。金县县令同当地道士商议。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不可明言,应予忌讳。再则,历代帝王均嫉怕有龙飞之象。”因此,又将东峰兴龙山更名为兴隆山,但人普遍将东西二山总称为兴隆山。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川重庆人陈昌任金县知县后,听到县衙人役对兴隆山的介绍,上山游览,见两峰争翠,一水中流,百鸟争喧,一派龙腾虎跃之势,站在山头自叹道:“兴隆二字,埋没了这山景!”下山便草拟公文,上报甘肃布政使。说:“‘兴隆’二字埋没山景,有损山威”,提议又改称东峰为兴龙山,西峰为栖云山。不久,布政使岑春煊批文到达,同意将兴隆山改名为兴龙山,西峰称作栖云山。但是人们已贯称为兴隆山,所以一直没能改正过来。只有四十年代初任震英、洪文翰游记文章称作兴龙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隆山之名又有新的发展。在一些游记、诗文中,文人墨客将其称作兴隆山,而具体说东西两峰,便分别称之为“兴龙山”和“栖云峰”。 | |||